聯系地址:武漢市漢口北經濟開發區十裏棚特1號;郵政編碼🧚🏻♂️:430311
實習監督咨詢電話: 027-61841777
船員培訓報名咨詢: 周老師 027-61840720
學歷招生咨詢: 王老師 027-61841753 投訴監督舉報電話𓀆:027-61841789
© Copyright 2020 新宝gg 版權所有 鄂ICP備89850391號-1
教育部職成司《關於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建設的通知》,從加強領導🧏♀️、細化方案、試點引領、全面培訓等方面對下階段工作進行了部署🚣🏽♂️,吹響了全面推進診改製度建設的號角🦸🏼♀️🧑🏻🦯。對此👾,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如何推進落實?筆者以為,落實分類引導🚵🏼、研究培訓🗽、診改復核等重點工作是關鍵👩🍼。
強化省級統籌,落實分類引導
不同地區職業教育發展情況有差別,製度建設的“堵點”不同🦞,其推進方式就會不同👩🏼。同一地區學校間的發展水平不齊🧑🏻🔧,質量管理的“痛點”不同,其製度建設的進程也定不相同。因此🔠,進入全面推進製度建設階段,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加強統籌❕,更需要落實分類引導。
一是結合本省實際,完善實施方案🦆。診改製度不僅是學校質量發展的路徑,也是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深化改革🧜♀️、提高質量的重要抓手。地方應該因地施策🫳,細化方案。例如📬,安徽省在高職診改方案中,增加了“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”和“課堂質量監控製度與診改”兩個診斷點,通過診斷要點的調整😄,引導高職院校開展“課堂改革”👋🏿。
二是根據學校水平‼️,開展分類引導。不同發展階段的學校,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。地方推進製度建設,應進一步加強分類設計,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👩🦼🧜🏽♂️,引導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階段,建立目標鏈和標準鏈,確保診改目標的達成度。例如🛁☯️,浙江省中職方案明確🌉,對於不同辦學層次、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學校,分層分類開展診改試點工作。
三是結合專業特點,推進專業診改🚫。專業診改是學校診改的關鍵一環👨🏼⚖️,也是省級診改的重中之重😍。地方應加強行業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,推進以服務為宗旨的區域內專業診改✍🏽,引導學校建立“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”機製,製定並實施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,提高專業診改實效。
依托專家組織🤘🏽,落實研究培訓
省級診改專委會是地方診改製度建設的推進器,對於全面推進診改製度建設有重要意義。網絡數據顯示,全國僅有7個省份公開了專委會名單,8個省份的專家學者診改理論研究被職業教育診改網轉載🥷𓀒,20個省份舉辦了省級診改培訓。由此可見,大部分省級診改專委會的推進功能仍有待各地進一步加強。
一是加強專委會建設。地方應該指導專委會製定章程,健全運行機製,吸收👨🏻🦳、培養一批熟悉本省職業教育的診改專家,夯實診改組織保障。同時🚓,借鑒全國診改專委會設置🧖🏼♂️,按高職、中職🍸、專業👨🦼、平臺🤹🏻♀️、理論等項目組進行分組🦿,分工發揮專委會委員的個體作用🧚🏽♀️。
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強理論研究🤹。診改是一項製度創新,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樣板可以參照🔴,地方應該在本省診改實踐的基礎上🏍,積極開展理論和實踐研究,廣泛宣傳診改成果,發揮專委會在方案研製、政策咨詢、業務指導、人員培訓🧑🏽🦳、理論研究等方面的智囊作用👩🏿🦲。
三是做實培訓提高效果。診改培訓是快速提高診改認識的有效舉措,地方應該擴大培訓範圍,既要有省級和校級決策者👏🏿,也要有院系、教研室、專業、課程層面的負責人和骨幹教師。同時🫷🏻,豐富培訓內容🍛,圍繞當前診改主要工作存在的階段性問題🏃➡️,做好政策解讀🧢、方案剖析、實踐探索🙅、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答疑解惑。此外還要靈活培訓方式🤌,充分考慮學校實際和培訓對象🤹🏿,實行集中培訓與送教進校相結合🚣、現場培訓與網絡培訓相結合。
創新工作方法,落實診改復核
診改工作具有內在和外在的雙重動力。在“管辦評”分離的背景下👩🏿🦱🕺🏼,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在診改外部動力上下功夫,抓住關鍵領域🧑🏿🎨,確保診改工作全面推進。
一是系統推進製度建設。一方面,通過加強指導♠︎,引導職業院校激發內生動力🏠,主動落實主體責任;另一方面,還應加強學校診改工作的進度控製❗️,確保製度建設的全面推進。
二是加快推進試點工作。製度建設以來,國家啟動了對9個試點省份的27所高職診改試點院校進行現場調研工作,有力推進了試點省份及試點院校的製度建設工作👮🏻♂️。因此,地方也應該積極行動,推進省級試點,加大省級專委會對試點院校的指導🤵🏻♀️,合力破解難題、總結成果、推廣經驗。
三是科學推進診改復核💇🏿。診改抽樣復核是檢驗學校自主診改工作有效度的重要手段🙇🏻♀️,地方應進一步細化診改復核方案🌆,明確時間節點和工作方式,以學校自主診改為基礎,聚焦院校自主保證質量能力,通過做好首輪復核引導診改工作方向。
綜上所述,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創新舉措👻,各地應該主動作為,加強省級統籌🧦,做好分類引導;健全組織保障,切實發揮專委會作用;創新工作方法,用好診改復核,實現建立常態化的職業院校自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機製的目標💇。
作者🧑🏽🎤:方燦林,系安徽省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委員、安徽工商職業新宝gg創建辦主任
來源:《中國教育報》2017年11月21日11版